风吹雨打仍绽放——访2023白菜网址官网大全叶蕴华教授(下)
05/科研路上师友情,总结经验谈感悟
叶老师的科研工作与科研经历有非常清晰的脉络,成果也非常显著,她认为这首先是向前辈学习的结果。“我这一生中有无数老师教过我,但接触时间最长、受益最深的当首推邢其毅先生。从1957年他给我们上‘有机化学’课起,毕业后做他的助教,后来在他指导下搞胰岛素合成与多肽方面的研究。他年纪大后,从1986年起,我协助他指导博士生进行‘人参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直到他2002年去世。邢先生常说,做研究无论是选题还是进行研究都要有‘想头’,要做前人没做过的研究,即要有创新。邢先生对科研和论文的要求非常严谨,所以我们很多文章经过他的修改后投稿,编辑部就直接接收了。他常说不要抱怨实验条件差,在实验简陋的条件下做出高水平的工作才是真正的本事,这在过去那个年代是非常可贵的。邢先生在科研方面的远见卓识和独特见解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都深深地影响了我。他信任我,放手让我指导研究生,经常鼓励我。我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几乎都是在邢先生亲切关怀和谆谆教导下取得的。2001年《化学学报》为邢先生九十华诞出专刊,为写简历和投稿,他给我写的便签如下:”
“另外一位对我学术生涯有重要影响的老师是汪猷先生,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目光敏锐的有机化学家,是国内生物有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64年,我们在上海有机所合成胰岛素A链是在他的具体领导下进行的。他对待学术工作的严谨作风对我影响很大。我们在上海工作期间汪先生总是早来晚走,每天早上都到实验室来了解实验的进展和问题。我们每一次元素分析报告他都要亲自用计算尺验算一遍,确保准确无误。在最后一步九肽与十二肽合成A链时,他亲自参加整个实验过程。文革中他受了极大地冲击,被隔离审查与劳动改造,但是他重返上海有机所领导岗位后,完全不计前嫌和个人恩怨,狠抓科研,以弥补文革造成的损失。他待人和蔼可亲,非常关心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文革后我到上海出差时都会去看望汪先生,他对我开设的‘生物有机化学课’提了十分宝贵的意见。2010年我应上海有机所的邀请参加了‘纪念汪猷先生百年诞辰’会议,并在会上用PPT回顾了汪先生的教导并介绍了他和邢先生的深厚友谊。”
左起:杨再完、汪猷、叶蕴华于上海有机所(1991年)
“在全讯600cc大白菜有各研究领域的专家,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去请教。1978年,我在高分子教研室时,蒋硕健老师要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福井谦一的‘前线轨道理论’与伍德沃德-霍夫曼的‘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因为这是60年代理论有机化学与量子化学的一项重大成果。我在读有关文献时,遇到许多不太懂的涉及量子化学的问题,就去请教徐光宪先生。我没有上过他教的课,和他不是很熟悉。当时我们都住在蔚秀园,我怀着紧张的心情,冒昧地到他家去请教,徐先生不仅热情的接待了我这个年轻的助教,更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徐先生竟然给我写了一个7页16开纸的答复。徐先生深入浅出的写了福井谦一提出的‘前线轨道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使我能逐步看懂文献中的介绍,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我初步了解了‘前线轨道理论’与‘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基本内容。后来好几位同事如尚振海、高执棣等同事都借去抄写了徐先生回答的稿纸。徐先生是量子化学大家,他诲人不倦、平易近人、谦和可敬的作风令我非常感动!以后我们和徐先生的来往就比较多了,逢年过节时会去看望他和夫人高小霞院士,他还赠送给我们他与夫人合影的珍贵照片。徐先生是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并且花大力气教书育人,非常乐于培养、提携年轻人,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1978年徐光宪先生回答叶蕴华有关电环合理论的稿纸
“1985年,宣文帮我联系到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所(Institut de Chimie des Substances Naturelles, CNRS)做访问学者。当年49岁的我第一次出国,而且不会法语,生活上遇到不少困难。幸运的是所里有一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法语很棒的黄培强,他热情地陪我到银行开户,到警察局登记,在法国期间给予我许多帮助。由于导师巴顿(Derek H.Barton,1918—1998)是英国人,可以用英语与他交谈。他因阐明甾体化合物结构的构象而获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后来被聘到法国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所任所长。他手下有几个课题组做不同的课题。第一次与他见面后,他对我说‘你研究多肽多年,换一个题目做,可以开阔一下研究领域’。后来在他的指导下,我主要做有关甾体化合物的反应及新型有机硒试剂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他的治学风格与带研究生的方法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对研究工作的要求非常严格,但他很少到实验室,而是每个星期要开两次组会。我刚去时不习惯,压力很大。每周一及周四,我所在的科研组都要到他的办公室,在黑板上写所做的反应方程式、研究结果、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打算。所以周末必须加班做实验,否则周一没有结果可以汇报。他在国外参加国际会议期间,也要求每人写一个摘要用Telex发给他,那时还没有‘Fax’和‘E-mail’。我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晚9点后才能回到住处吃晚饭,晚上还要整理和补充白天做实验的记录。虽然很辛苦,但是这一年的研究工作对我日后选题、做研究、带学生方面都有很大收获。在此期间也结交了许多法国好朋友,例如法国Monpellier大学的B.Castro教授,他发明的新型偶联试剂BOP(称Castro试剂)在合成多肽时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率高的突出优点,但是价格昂贵,该试剂刚上市时比金子还贵。1986年我回国不久,他来我校访问时带了50克BOP试剂送给我,我高兴极了,并在中关园家中接待他,后来他成为我长期密切联系的好朋友。”
Barton博士应邀到北大做学术报告(1991年)
“对于做科研工作来说,申请经费很重要。搞不到钱,买试剂、付测试费等都成问题。还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讨论,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我除了参加邢先生牵头的天然产物重大项目外,自己也独立申请到若干项面上的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并争取到多项国际合作及横向课题的资助。德国ASTA MEDICA制药公司1998年至2000年资助3万美元,请我们合成一些难度非常大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拮抗类似物—环五肽的合成,提供他们做生物活性的研究。韩国人参与烟草研究所1995年赞助1万美元用于高丽红参中多肽成分的研究。香港理工大学1998年赞助20万港元,与我联合培养两位博士生。”
“我从1990年到2014年期间,共参加了十三次中国国际多肽会议,参加全国有机合成会议与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1987-2011年),及数届全国生命化学会议与化学生物学会议。参加过四届美国多肽会议,两届欧洲多肽会议,两届日本多肽会议暨亚太地区多肽会议,奥地利的氨基酸和蛋白质会议,以及澳大利亚的多肽会议。分子筛固定化酶的研究结果,在巴黎的第十三届国际催化会议(2004年)上进行了交流。参加以上国内与国际会议使我了解了国内外有机化学与多肽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热门课题,同时也结交了国内与国际上许多同行朋友。1996年我与时任化学院院长徐筱杰教授合作在成都成功地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国际多肽会议(CPS),我们邀请了国外多肽研究专家来参加会议,对开阔眼界,提高我国的学术水平起了促进作用。”
1996年主持第四届中国国际多肽会议(CPS)开幕式(成都)
“我非常幸运的是工作上有一位鼎力相助的田桂玲老师。她1990年加盟我的课题组,我让她做‘有机溶剂中的酶催化反应’的研究,这是她过去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她通过刻苦学习,把我推荐给她看的文献都看了,很快进入角色,并指导硕士生进行研究,对我们课题组在有机溶剂中的酶催化反应研究做了很多贡献。同时,她在科研经费管理,以及我出国开会期间实验室的各项事务都给予了许多具体帮助。”
1992年和田桂玲老师(左)在未名湖合影
“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与家人的支持分不开的。宣文为支持和鼓励我,分担许多家内家外的事情。孩子们也理解我对他们关心照顾不够。2021年8月5日是我们结婚60周年的日子,那时正值全国新冠疫情最严重时期,退休人员不允许进校园。为了纪念钻石婚,我通过2023白菜网址官网大全向校保卫部申请获准入校,女儿和儿子开车带我们到北大校园里转了一圈,回顾我们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并在北大人永不忘怀的未名湖拍了照,后到家园食堂共进午餐。”
2021年8月5日于未名湖
“我们这一代人,精力和才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北大虽然经历过一些不尽人意的事,但我热爱教育事业,全身心地在科研、教书育人方面耕耘。我深深体会到科学研究需要有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怕艰苦,不怕失败,甘于奉献。非常幸运的是,我有机会参加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工作,受到了严格的科学研究训练,使我在教学科研秩序恢复正常后,能迅速地回到科研工作的前沿,专心学术研究,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严谨的学术作风。我在北大70年的教学与科研中取得的成果,主要归功于好的老师、合作默契的同事和优秀的学生。”
06/严师出高徒,师生情谊重
优秀的北大老师都是科研与教学并重,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双丰收。叶老师在做好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培养了众多出色的学生。
“我1960年毕业后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北大教师。记得那时北大老师的工作条件很简陋,只有系主任才有办公室,教研室主任都没有办公室。每个教研室有一个公共的会议室供开会及给学生答疑时用。不过在那个年代大家并没有抱怨,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邢其毅先生是有机教研室主任,他非常重视基础课教学和实验。我和早年毕业留校的师兄师姐一样,邢先生讲大课,我们做助教,每人带两个小班的实验课,一个星期两次,还有答疑和上辅导课。化学系一直有非常严谨求实的教风,当时不管做多简单的实验,比如乙酸乙酯的合成,上实验课前老师都要先做一遍,检查仪器、药品和实验各个环节,看有没有问题,确保万无一失。即便是比我们资历高很多的讲师,也都跟我们一起先做一遍。有机化学的大课都是邢先生讲,我们坐在教室后面和学生一起听,相当于又跟着邢先生学了好几遍有机化学。”
北大的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系的教学工作量一直是很大的,因为除了本系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几乎全校所有理科院系的相关课程,甚至还有一些外校数理化课程的教学工作。而化学实验课是化学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实验室周转、仪器维护、药品消耗与补充等方面,都需要付出非常多的时间与精力。化学系(学院)的老师们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证了化学人才的培养质量,非常令人敬佩。
“当年的有机化学实验课除了本校生物系、地质地理系的实验课外,还有协和医学院预科学生的实验课。那时的实验室条件差,本科有机化学实验在七斋,没有暖气。1962年冬天在实验准备室内生火炉取暖时,曾因失火致使四位老师严重烧伤。我们的仪器设备也很落后,加之药品不充足,实验教学真是煞费苦心。现在实验条件大为改善,但由于增加了很多北大医学部的同学来上实验课,所以工作量也很大。为保证实验课质量,现在化学院延续了过去严格培训助教、带学生基础课实验的助教或研究生要先做一遍实验的教学传统。”
“1986年我从法国进修回国后,有机教研室主任已由金声老师接任。金老师去美国访问期间,看到美国正在兴起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意识到这将是未来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让我开这门课。经过一年准备,查了很多资料,请教了许多专家如有机所汪猷先生、北大生物化学教授张龙翔先生等。1988年我率先在国内为研究生开设了‘生物有机化学’选修课。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就是教课、带研究生、搞科研。”
叶蕴华教授是一位备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她的教学工作以研究生课程为主,科研工作以研究生和博士后为团队主力,所以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非常多的经验。
“我跟导师Barton先生学习,很早就采用每周开组会的方法。学生每个星期要在课题组汇报研究进展,每个学期要有一个总结。新来的学生第一学期要按投稿要求写一篇有关多肽研究的文献综述,既是为了解专业前沿,寻找合适的研究课题,同时也锻炼写文章的能力。综述文章要求在杂志正式发表,在过去学校对研究生毕业没有发表文章要求的时候,我的学生毕业时都有文章发表。我还比较注重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锻炼他们的外语交流能力。我每年会邀请1-2位来自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同行来做学术报告,并要求学生听完报告后一定要提问,这样他们会专心听讲,提高英语的听和说的水平。有的同学英语虽然不流利,但是敢于提问,所以这个要求效果很好,开了头就敢说了。过去外国人认为中国学生很腼腆,听完学术报告后,不好意思提问题,所以我请来的专家也很高兴,交流得很愉快。如日本大阪大学Aimoto教授就说他的学生没有我们课题组的学生活跃。为了让同学了解有机化学以及多肽研究领域的发展,开阔眼界,我尽量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参加国内举行的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或中国国际多肽会议。”
“课题组内每个人做的研究题目都不一样,组内有的学生理论功底好,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大家互相交流,出主意,帮助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如回旋蒸发仪有时候运转不灵,或者真空泵坏了,有的同学就能动手把它修好。既节省了经费,也锻炼了同学的动手能力。”
“我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不是打卡之类的硬性规定。课题组内的同学们都很努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处的非常融洽,大家都觉得我们的课题组是一个和谐的学术家庭。过去我们收入不高,学生也需要生活上的关心。过元旦时都是请学生到我家里来聚餐。为了放松紧张的研究工作,加强师生与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课题组每年会组织一次在北京郊区的春游或秋游。”
1996年叶蕴华课题组在化学楼前与时任校长陈佳洱合影
“现在我有一个师生交流微信群。有些学生毕业已二十几年,最早毕业的硕士生距今已近40年。他们现在都是知名教授、所长、院长了,有的学生在国外定居,但他们一直与我保持密切联系。我深深感到,只要学生心中有你,就是当老师的莫大幸福。每年教师节,在京的部分学生轮流组织聚会,坚持了10几年。他们年轻,充满活力,给退休多年的我带来温暖和快乐,师生情谊,依然深厚。2006年世佳研究中心组织到生存岛秋游,虽然我已70岁,为了挑战一下自己,与年轻人一起参加了攀岩等活动。”
2006年叶老师在生存岛攀岩与推车过独木桥
“2016年,有几位学生提出要为我过80岁生日,我觉得大家工作都很忙,一直没同意。后来他们提出开一个学术交流会顺便给我过生日,我就没理由推脱了。11月利用周末时间,周亚伟与纪建国两位课题组的教授老大哥组织了这次交流会。每个人把自己毕业以后做什么工作,以后有什么计划等都用PPT向大家做了汇报。闫爱新特从香港赶过来参加这次会议,陈志宽、唐艳春和杨洪专程从南京来参加交流会。听了他们的报告,我非常感动,他们离开北大后,在各自工作中都取得重要成就,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报告从上午9点持续到晚上8点才结束。席间庆祝了我的生日,吃了生日蛋糕。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生日。”
2016年学生们组织的叶老师80岁生日聚会合影
2021年9月教师节,博士后王玉梅组织了北京部分师生的聚会。她在叶老师的师生微信群中做了如下的报道:
“今天恰逢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三节相会之际,我们又一次与老师们相聚,激动着,更是感动着。今年是叶老师二老不寻常的一年,他们互相扶持坚强地挺过了病痛,享受着他们的钻石婚幸福。我们感动着李老师对叶老师长达60年由衷的感激与欣赏;感动着第一次听到李老师讲述叶老师伺候瘫痪公公长达8年的故事;感动着席间叶老师对李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照,让我们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相濡以沫。感谢叶老师乐观与坚强的生活态度带给我们的动力,也感谢叶老师教给我们生活中做人的道理。祝叶老师李老师身体安康,生活愉快!”
07/ 退而不休,乐在其中
叶老师是闲不住的人,退休后的生活也是非常忙碌和充实,因为自由度比较大了,做了很多有趣和有益的工作,她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
“2002年最后一个博士生刘勉毕业后,按规定我不能继续在实验室工作了,心里非常难过,因为我一直把实验室当成我的另一个家。我喜欢探索性的科研工作,正好北大科技部下面有一个世佳研究中心,是研究中药活性成分及开发的,主任是时任北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周其凤教授(后来曾任北大校长),副主任周亚伟是我以前的一位博士后(1997-1999年)。他们邀请我到世佳研究中心工作,我先后与十名(2000-2007年)博士后合作从事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参与探索许多种不同科属的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测定与药理活性的研究。博士后出站后,直到2014年,我每周两次到研究中心参加员工的开题报告与工作汇报。目前该中心已有单体化合物或有效组分进入不同临床期的研究。在研究中心,我向周亚伟与段重高两位老师学习了不少关于药物开发与药理学知识。博士后们出站后现在也都是高校和研究单位的教授、研究员和公司骨干。他们和我亦师亦友,感情深厚。”
叶老师退休后一直非常忙碌。她的座右铭是“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她觉得学习和工作给她带来快乐。2004年她被聘为中国科技名词委员会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是《化学名词》、《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海峡两岸化学名词》等书的编委,承担生物有机化学名词的定义与命名部分。为《海峡两岸化学名词》的正式出版,2011年叶老师曾随中国科技名词委员会组团到台湾与台湾同行进行化学名词交流。她还参加高松与王剑波老师主编的《化学大辞典》中有关生物有机化学词条的编撰。这几本书均已先后出版。以前叶老师没有学过汉字拼音,不会制作学术报告时用的PPT,也不会用ChemDraw画化学结构式,在职时申请基金,发表文章以及做学术报告都是她起草后,请学生帮助做。退休后没有学生了,要完成上面名词的编撰必须用拼音,到国内外交流需用PPT,还要会用ChemDraw画结构式。她努力自学并虚心向学生请教,不仅完成了上面的名词任务,也能自己制做PPT在国内外讲学时用。
“退休后我继续参加中国国际多肽会议以及化学会主办的有机化学大会。同时参加美国多肽会议、奥地利的氨基酸与蛋白质会议、第七届世界华人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欧洲多肽会议、第十一届亚洲药用植物与天然产物会议、第四届亚洲睡眠研究会议、法国举办的国际催化会议与日本(JPS暨第一届亚太地区多肽会议,2004年)的学术会议。2004年在日本开会前后,应Anpo、Aimoto与Kiso三位不同大学教授的邀请,先后在大阪府立大学、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与京都药科大学做学术报告。有意思的是,在京都药科大学报告时来了许多与我研究无关的听众,后来中国留学生告诉我,因为该校来报告的主要是欧美教授,中国教授来讲学的很少,更没有听过女教授来讲学,大家抱着好奇的眼光来听我讲‘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的酶催化反应’的报告。”
“2005年在法国Sanofi Avantis制药公司(公司高级顾问,我的老朋友Castro博士邀请)介绍我们的DEPBT偶联试剂,还对比了Castro发明的BOP偶联剂(Castro试剂),提到DEPBT在合成多肽时引起外消旋化比BOP小得多时,Castro不仅没有不高兴,而且对DEPBT的优点表示赞扬。2005年在法国IPSEN制药公司(巴黎)报告了我们人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结果。因为他们的副总裁曾到北大来寻求合作,当时北大科技部找了10个项目报告,每人讲10分钟,最后副总裁只对人参研究感兴趣,希望与我们签订合作协议,所以邀请我去巴黎总部交流。后来因为他们感兴趣的结果尚未在国内申请专利,最终没有签成合作协议。在2006年参加57th在Indianapolis举办的ISEF会前,美国Ely Lilly制药公司邀请我去做了‘在有溶剂中的酶催化反应’的学术报告。”
“退休后,我曾应邀在苏州大学、厦门大学与河南师范大学做学术报告,2007年在与北大对口的新疆石河子大学(邀请我和宣文两人)和新疆民族药物研究所作学术报告。我在各大学与研究所的报告内容涉及‘在有溶剂中的酶催化反应’,‘形成肽键和酰胺键的含磷偶联试剂的研究’,‘胰岛素的发现、结构与合成’,‘探索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双向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人参中非蛋白氨基酸与寡肽的研究’。2019年应谭宁华教授邀请,到南京中国药科大学的‘远志大讲堂’讲了‘浅谈胰岛素的发现、结构与合成’,报告后学生们积极提问。南京是我的故乡,这次我的妹妹(南大物理系教授叶蓉华)和宣文都来听了我的报告,这是我在83岁高龄时做的最后一次学术报告,在我的学术生涯中值得纪念。”
2019年10月在南京中国药科大学报告后学生提问
“2004-2007年我被河南师范大学聘为该校的兼职教授,不定期的到该校讨论他们研究中的问题。此外,我积极参加中学教育的活动,如中国科协和北大老教授协会举办的各地高中化学老师的培训班,到一些中学给中学生讲‘化学的魅力与创造力’,‘化学与健康’与‘化学的今天与明天’等。我还担任过多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评委及‘明天小小科学家’等评选活动。2005年与2006年我应中国科协的邀请,与我国遴选的中学参赛学生一起,到美国凤凰城与印地安纳泼勒斯,参加第56届和57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活动,担任评委工作。”
2008年在郑州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化学老师的培训班学员合影
2005年在美国凤凰城参加国际青少年科学与工程竞赛的中国评委
“我退休后还曾参加北大代表团,对台湾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访问。2006年12月北大应‘台湾十大青年杰出基金会’的邀请,组建了12人的高层代表团访台。原副校长迟惠生为团长,原党委副书记杨河为副团长,代表团成员有国际合作部、港澳台办、人事部、科研部领导与几位院长、副院长和教授,我作为退休教授代表也应邀参加了此次访台。我2002年曾去过一次台湾,到新竹参加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世界华人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这次是第二次访台,不是学术交流,不是旅游观光,也不是纯社交活动。‘台湾十大青年杰出基金会’自1997年起,每年与我校‘两岸青年学生交流研习营’互访,到2006年已成功举办10余次。时任台湾立法院院长的王金平先生为基金会的董事长,基金会的执行长为台湾国立清华大学胡纪如教授。台湾方面的横幅为‘欢迎全讯600cc大白菜高阶参访团’,胡纪如主持了21日的欢迎晚宴。与会者有前台湾最高法院院长王甲乙名誉董事长、曾任北大校长严复先生的长孙女严倬云女士与小孙女严停云女士(她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笔名为华严)和曾任台湾外交部部长与监察院院长的钱复。钱复先生的父亲是著名化学家钱思亮,曾任全讯600cc大白菜化学系系主任,1949年赴台后先后任台湾大学校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是邢其毅老师的挚友。我坐在钱复先生旁边,和他聊的比较多。”
胡纪如与北大代表团在创价学会合影
从左到右:徐凯,叶蕴华,刘波,梅宏,丁宁,胡纪如,
迟惠生,刘耕年,杨河,张波,刘然玲,王楠
“访台期间我们参观了建国科技大学、国立东华大学、淡江大学、中原大学等大学,若干公司、台湾故宫博物院,士林官邸等。27号从台东县上船约一小时到达充满神奇的绿岛。绿岛原为监狱重地,重罪监狱牢房与国民党当年在重庆囚禁共产党的‘渣泽洞’差不多。现在绿岛已停用监狱而改为对外开放的绿岛人权纪念公园,受害者的名字都刻在墙上,我们看到了吕秀莲、陈菊和施明德等人的名字。绿岛风景优美,有名的‘绿岛小夜曲’更是增添了此地对游人的吸引力。”
“28号在我们离开台湾的头一天晚上,‘台湾十大青年杰出基金会’董事长王金平在国宾大酒店为我们举行欢送晚宴,邀请了许多贵宾参加,国民党元老连战与夫人应邀出席。宴会开始前,双方介绍参加宴会的成员。迟校长介绍我时总是说‘这位是北大2023白菜网址官网大全资深教授叶蕴华。’接着是王金平讲话,连战讲话,最后是迟惠生校长讲话,他说‘我们这次访台是探亲之旅,学习之旅,交流之旅和观光之旅。’我也发言谈了此次访台的感想。席间,迟校长拿了菜谱请连战夫妇签名,我们代表团成员也纷纷请连战夫妇,王金平夫妇签名、合影。”
2006.12.21在欢迎宴上与钱复先生合影
2006.12.28告别宴上与连战夫妇合影
“这次访台与台湾教育科技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广泛的接触了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了台湾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及社会对文物的重视以及民众的心态。台湾的大学都希望和北大合作、交流。迟校长说‘台湾十大青年杰出基金会’的作用很大,起到了给上面带话的作用。通过这次访台,深感两岸同胞一家亲,相信台湾终将回归祖国。”
叶老师热爱生活,喜欢大自然的风光,希望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退休之后曾去俄罗斯、印度与柬埔寨旅游。
2012年在柬埔寨吴哥窟
“北京市规定70岁以上不能学驾驶拿驾照。快到70岁生日的时候,我报名学习开车并顺利拿到驾照。其实不是真想开车,主要是想挑战一下自己。”
叶老师退休之后发表了28篇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带了10名博士后,再加上其他学术相关工作,2019年获得全讯600cc大白菜颁发的“离退休教职工学术贡献奖”一等奖。2019年8月应中国生物工业制药协会邀请,参加了在合肥举行的多肽分会成立大会。会上叶老师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徐杰诚教授两人被授予中和杯多肽终生成就奖。
多肽分会成立大会(2019年8月于合肥)
08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改革开放以后,我和陈根茹与过去辅导的留学生戈泰、燕珊又联系上了,老朋友久别重逢,大家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她们俩来北京访问时都曾在我们两家住过。我和宣文于2001年和2013年两次专程从巴黎到柏林去看望戈泰,有一次住在她家。两次到维也纳参加学术会议前住在燕珊家。我们与这两位以前辅导的东德留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周环毕业后分配到保密单位工作,不能与外国人来往,所以她当年辅导的尹虹到北京来访时,都是我和陈根茹接待。我和宣文到柏林也去看望尹虹,并到她家做客。我们还与戈泰、燕珊一起乘火车到曲阜和泰山游览。在火车上遇到不少外国留学生,她(他)们听说我们有近半个世纪的友谊,感到无比的羡慕。”
1956元旦与东德留学生合影
前排左起:陈根茹,尹虹,叶蕴华
后排左起:燕珊,周环,戈泰
2004年在北京植物园合影
左起:戈泰、陈根茹、燕珊、叶蕴华
叶老师和李老师的朋友特别多。朋友中除了老师、同事、同学、战友外,还有音乐家、中学校长和中学老师、农民、工人以及国内外的同行朋友。叶老师说“自1986年我们住在中关园,建立留言簿以来,1987年5月5日,53级有机高分子专业毕业30周年,1991年55级(二班)毕业31周年和1993年5日3日53级有机高分子专业入学60周年都是在我家里聚会的。大家签字留念,还即兴写诗在留言簿上。我们55级同学刘明登写了诗‘三十一载重聚首,相逢一笑息怨纠,校园觅址同忆旧,友情长青谊千秋。’
1991年55级二班同学签名,刘明登即兴赋诗
“我出国后外国朋友告诉我,在家里招待客人是最高规格的接待。我在法国访问期间受到许多法国朋友的邀请,到他们家里做客。后来参加国际会议期间,也受到美国、日本、韩国教授的邀请到他们家里做客。所以这些朋友到北京来访问时,我们也在家里接待他们。外国人十分好奇中国教授的住房是什么样的?上世纪80年代时,有一位法国教授每次都是突击来访,而且要求看厨房的燃气设备,是否还用蜂窝煤炉或煤气罐。我们家已接待过100多人次来自法国、美国、奥地利、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台湾的化学界朋友。我们曾招待过日本化学学会会长田部浩三、多次接待过BOP试剂的发明人B.Castro、宣文的好友Michel Che曾造访我们家10余次。与我们同年代的外国朋友和我们一样也退休了,他们到中国旅游时,一定要到我们家相聚。原日本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所长,曾多次访问中国和北大,后来他升任为大阪大学副校长,2018年退休后专门携夫人到北京来旅游,我们不仅在家中接待他们,而且陪他们逛了北大校园和颐和园。”
“我们辅导过的好朋友戈泰与燕珊都在我们家住过。燕珊原在奥中友协工作,几乎每年都来北京住北京饭店,她退休后再来看望老朋友常住我家或陈根茹家。下面是她两次离京头一天晚上的留言。2009年6月6日,她写道‘蕴华,宣文老友,每次能跟你们一起我就非常高兴,感动--谢谢你们一切!我不得不离开你们,离开中国,可是我心很大的一块总会留在你们这。多多保重!拥抱你们的燕珊。’2012年是她最后一次访问北京,住在我们家。5月29日,离京前的晚上留言‘蕴华,宣文,全李叶家老少,小朋友阳阳,上次,09年,给你们写,我心很大的一块总会留在你们,好朋友们,就会留在中国。现在要说的是,你们都在我‘怀中’!谢谢你们,我还没离开我已经开始想念你们!维也纳见!燕珊’。她留言中的小朋友阳阳是我们4岁的孙子。燕珊的留言反映了她是多么的热爱中国。由于她不用电脑和微信,我们每年要互通几次电话,互致问候。”
2009年燕珊离京前的留言
2012年燕珊离京前的留言
“2016年,在北京举行第16届国际催化会议期间,我们在全聚德招待几位参加会议的好朋友吃完烤鸭后,到我们家来聚会。”
2016年7月7日在蓝旗营家中
“宣文有一位法国好友Michel Che,他父亲是山西忻州人,母亲是法国人。2012年8月初,他率全家三代人来中国寻根祭祖。在北京期间,我们两家三代共28人聚会,热闹非凡。这张大幅相片一直放在Michel家的客厅里,他感到特别自豪,他的同事和朋友们也大加赞赏。我们非常珍惜这次两个家庭的团聚,这张相片是我们深厚友谊的见证。”
2012年8月7日于江南赋餐厅
“2019年后,由于新冠疫情限制了外国人来访,但是我们与国内外的好朋友一直保持联系,在圣诞节或新年时发邮件或微信互相问候。我们为有许多国内外的好朋友感到高兴,真正感受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名言。”
叶蕴华老师有着非常丰富和不平凡的人生及学术经历。她热爱科学研究,思想活跃,刻苦认真,不怕挫折,成果卓著;她热爱教育事业,严于律己,诲人不倦,对学生无比关心;她与人为善,广交朋友,诚恳待人,礼尚往来,在国内国际都充分展示了北大教授的精神风貌与学识水平。她的学术精神和人生态度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2023年11月12日采访李宣文、叶蕴华老师,后排左起:郭九苓、裴坚、高珍、肖熠
记者 | 郭九苓、高珍、肖熠、裴坚
录音整理 | 郭九苓
文字编辑 | 郭九苓、叶蕴华
排版 | 祝晨旭
审核 | 叶蕴华、肖熠、高珍